【沿革史图解】《年表·沿革史图解》小程序更新至0.0.2版

微信小程序《年表·沿革史图解》带来0.0.2版更新。

这是一个小版本的更新,主要就是带来了支持双指滑动缩放的功能,兰鹅……体验并不好,因为是大图片一次性加载的渲染方式,缩放过程是有明显迟滞感的,不过试验性作品目前也就只能做到这样了,包涵包涵 _(:з」∠)_

滑动到全图靠右位置点放大出现定位错误的bug仍然没有修复,我尝试过,兰鹅……卡在了一个微信小程序官方的bug上,那以后再说吧。

请打开微信,搜索“年表”即可找到本小程序。或者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小程序码,也可直接打开。

沿革史图解二维码
沿革史图解小程序码

【沿革史图解】《年表·沿革史图解》小程序上线!

业余时间做了这样一个微信小程序,目前是0.0.1版,还比较粗糙。打开微信在小程序界面搜索“年表”即可——

从微信小程序界面搜索“年表”

使用方法很简单,在小程序中点击“关于沿革史图解”,内中有说明,在此就不赘述了。需要注意的是,我还没有找到将图片先下载到设备,然后从本地读取图片的合适方法,这一版每次打开“中国工农红军部队沿革路线图”都会去从远程CDN上读取图片,我不太确定微信小程序是否有缓存机制——印象中似乎是小程序在打开,或者退出再打开不超过一个时间窗口(大约3分钟?)的话,这时候图片是有缓存的,一旦退出小程序超过一定时间再打开,这时候就要重新从远程下载图片——而本小程序所使用的功能图片都比较大(“中国工农红军部队沿革路线图”大约有2.3M),首次载入图片也要稍微花点时间,因此手机流量党如果介意的话,请慎用本小程序

本小程序技术含量不高,仅仅是把之前画的SVG图片包了个小程序界面的外壳,稍微加了点快捷功能而已,试用过的同学反映像这样大一张图片在手机上看其实并不是很方便,需要手指滑动很长一段距离才找到对应位置。然而目前使用的静态图片本身就是有这么大的篇幅,太小就无法在手机上看清楚字了,所以我在初版上才添加了缩放年份/部队快捷定位的功能,希望能够帮助到用户,略微减轻一下使用的不便。以后我会考虑怎么做手指的动态缩放。另一方面微信小程序本身是有web-view的,但是却不开放给个人开发者使用,所以我无法使用浏览器加载SVG的方式,只能作为普通图片加载,这样就无法利用到浏览器页面搜索的功能,这也是一大遗憾。

工具粗糙,如果能给喜爱研究历史的朋友带来一些帮助的话,那也是很开心的,欢迎给我的小程序点个赞 ^_^

【沿革史图解】哪一支才是真·红十二军?

preview

在我原来的答帖中曾经提到过

红一军团的红十二军,源自闽西地方武装

此处的提法有误,或者说并不准确。因此本博客在先前转载答帖的节选文章里我已经修改了此项表述。

一军团的红十二军的来源应该是井冈山红四军的一部;而闽西的老十二军则分成两部分:其中主力则编入了红四军,而一部后来成为闽西的新十二军的一部分。而这个闽西新十二军呢,在1931年9月缩编成了一军团十二军的第三十四师(不是长征初期在湘江战役中损失的那个红三十四师),而一军团十二军原来那个三十四师给了红四军组建十二师,至此红一方面军的老十二军基本成型。

一军团十二军在1932年2月“重新”转隶闽西军区,直到年底才又“归还”给红一方面军。但是在这期间,这支“老十二军”身份又经历了一次转换:在10月份的时候把包括十二军军部在内的一部分拆走拿去组建红二十二军了,这之后闽西军区又重新组建了红十二军的军部。因此,在1932年底回归红一方面军的那个红十二军,应当可以称为红一方面军的新十二军了。

红十二军的这段曲折的沿革历史,跟鄂豫皖红二十五军的演变历史相比,烧脑程度可谓不相伯仲,非常容易搞晕,在看军史的时候你需要非常清楚正在描述的时间点,才知道确切对应到哪一支部队。

综上,这四支红十二军的沿革简图大致可以如下描述:

【沿革史图解】关于“三次整编”

preview

关于“三次/四次整编”,再稍微多聊那么两句。

这其中,又以前两次整编较为重要,特别是第二次整编,大致上决定了从此以后红一系部队的主要基干。可以这么说,后世的红一系部队的血脉,基本上都可以追溯到第二次整编。

“第二次整编”:红一方面军各主力师的来源

举个栗子,我们简略研究一下后期的红一军团——

来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附册》,解放军出版社,1991
来源同上

在红一方面军一部长征到达陕北和红十五军团会合,重组方面军,陕甘支队又恢复了红一军团的番号,请问:

此时的红一军团及其所属部队分别继承了哪些部队?

这是在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东征前,第三次恢复番号的红一下属的一军团,此时剩下的三个骨干师各有来源:刚到陕北恢复番号时候的红一军团仅辖红二师和红四师(以及军团直辖的1团和13团),红一师是临近东征前夕才重建的(由1团和13团,以及新编的3团)。那么请问,这三个主力师谁的“资格老”?并非番号排在最靠前的红一师,而是红二师。因为红二师继承自井冈山红四军,即“朱毛红军”。这是为何?这就要追溯到上述的“第二次整编”:第二次整编的最重要变化就是所谓“军改师”,撤销了军一级编制,而各主力师基本按“三三制”编成,正规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这次军改师,师的番号排序也大致参照之前红一各军的次序,红一军团辖两个师(一师和二师,三师是新编的调到方面军直属),红三军团辖三个师(四、五、六师),红五军团三个师(十三、十五、三十四师)这些师的基干分别来自于之前的一军团的红三军和红四军,三军团的红五军和红七军,以及五军团的红十三军和红十五军。其中非新编的,基本来自原来各军的有:

红一军团:

  • 红一师:基干来自原红三军,即原黄公略领导的赣西红六军
  • 红二师:基干来自原红四军,即井冈山红四军,也就是“朱毛红军”。

(方面军直属的红三师由瑞金师等新编而成)

红三军团:

  • 红四师:基干来自原红五军,即平江起义形成那个红五军(主力由彭德怀带上了井冈山),以及从她分出去的湘鄂赣红八军
  • 红五师:基干来自原红七军,即百色起义形成的左右江红七军

(红六师由兴国师为核心新编而成)

红五军团:

  • 红十三师:基干来自红十三军红十五军,即宁都起义的第二十六路军的老底子。

(红十五师即著名的“少共国际师”,由江西省赤少队等新编;红三十四师即湘江战役损失的那支后卫部队,从福建军区的红十九军演变而来,属闽西地方系统。这两个师的基干都不是从红一的老部队来的)

至于后来的红七、八、九军团,都是中革军委在“扩红”时期急速扩编的,有一小部分老红一的底子,但多数是从地方部队(如各军区所辖独立师)抽调编成。

红一长征与红四在懋功会师,第二次恢复方面军番号,取消军团并恢复军,而后一军和三军跟随中央机关到了陕北,再次恢复军团番号,此后红三军团就完全并入了红一军团。

因此对于前面的提问“(东征前夕)红一军团及其所属部队分别继承了哪些部队?”,我们大致上(未必非常精确地)可以这样回答:

  • 此时的红一军团来自原来的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
  • 新建的红一师部分地继承了原来红一军团的老红一师(即其中的第一团,来自赣西红六军);
  • 红二师主体(除了第二团)仍然继承了原来红一军团的老红二师(即井冈山红四军);
  • 红四师继承了原来红三军团的老红四师(即平江起义红五军)。

简化版的沿革路径是:

湘赣边和赣西地方武装 → 赣西红六军 → 红一军团红三军 → 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红一师

南昌起义部队+秋收起义部队+湘南农军+井冈山武装 → 井冈山红四军 → 红一军团红四军 → 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红二师

平江起义部队 → 红五军(含湘鄂赣红八军) → 红三军团红五军&红八军 → 红一方面军红三军团红四师

这样一条演变脉络将会在我的完整版路线图中看得更加清晰 ^_^

【沿革史图解】红军沿革浅谈

preview

本篇以及接下来的几篇,主要内容都来自我在知乎上的一个答帖:红军部队编制或番号变化历史? 略有删改。


土地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PLA的早期发展阶段,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指挥,部队番号相当混乱,这是让许多入门学生比较头晕的地方。比如最著名的番号“红四军”,就至少有三支主力部队使用过:井冈山朱毛的红四军;湘鄂西初期的红四军;还有鄂豫皖红一军和红十五军会合后编成的鄂豫皖红四军。诸如此类的多支部队share同一个番号的情形数不胜数,像红三军、红八军等等,时间越早越容易晕 @_@

部队编成亦是如此。早期罕有规律,数百之众称师称军的也不鲜见;同一支部队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番号“马甲”,时而称军,时而称军团,时而又称师甚至团;一支部队内部的序列和机关首长也是频繁更替,有些到了后世已经难以给出精确的定位,所以在不同的战史资料中,你往往可以看到对同一支部队截然不同的表述。

对于入门者来说,这些都是不小的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是早期年代的条件险恶,有些档案已经散佚难以找到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有些是因为年代久远当事人的回忆也可能产生偏差。比方说,对于这样两份同是来自官方的战史记载——

来源:《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史》,国防大学出版社,1992
来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解放军出版社,1991

那么请问,关于红三军团编成时,红八军的序列记载,我应该相信谁?

不过通过对公开战史的翻阅和整理,我个人认为还是有一定的方法和线索可循的。主要关注点,我认为大致有这么几个——

横向(空间)

所谓横向线索,主要是指从“战略区”的角度,即按传统的叫法称为“根据地”或者“苏区”,不过我觉得叫做“战略区”似乎好理解一点。

稍微了解一点毛选的朋友,一定记得选集第一卷中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里边分析标题问句中的四个先决条件。正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中学生朋友,或者在修中国革命史(后改称“毛概”)的大学本科生朋友,我不太了解现今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是怎样的,当年历史课这四个条件几乎是必考必背的。它是这么说的——

来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

选集里是五个条件,实际要我们背的一般是前四个(实际上最后这第五条也灰常重要,那一时期党史上发生过许多杯具,原因就是这条没做好 ╮( ̄▽ ̄”)╭

所以我们翻阅史料,甚至课本的时候,经常看到这一时期的中共机关往往叫做“ABC省委”,“XY特委”,而不是像今天这样叫“A省委”“X市委”,善于思考喜欢提问的学生一定会想到这个问题,而答案也正在于此——“三不管地带”你才有生存机会啊!所以在书上你能经常看到的一类“公式化”表述是:(大意)“某年某月某日,A军会同B军C军,对ABC根据地发动第X次‘进剿’/‘会剿’/‘围剿’”,其中ABC可以是湘赣闽粤等等,但是地方实力派军阀当然是各自心怀鬼胎的,希望队友去送人头,自己保存实力意思意思一下就行。

一旦你要像远在上海的中央所希望的那样,“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那就麻烦了,打南昌打长沙打武汉,专搞一个省内部,那当地湘军赣军能干吗?动了人家的核心利益,那一定会拼尽全力跟你死磕的。

所以说“三不管地带”才有生存机会——时代在变,但人的生存逻辑常常是不变的(无论对于军阀,还是对于红军,还是对于小贩 ╮( ̄▽ ̄”)╭

既然各地党组织是跨省的,在中共领导下的红军自然也是在各省交界的根据地活动。这就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战略区的由来与逻辑

理解了这一层,就可以通过划分战略区,从空间角度横向了解各支系红军部队的脉络了。当时全国主要战略区大致是这么几块(我个人总结为“三大三中”或者“四大三中”):

三块(或四块)“大型”战略区(大型加引号,原因后面讲)是——

  • 赣南-闽西战略区

即传说中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红一方面军(以下或简称“红一”;“红二”和“红四”类同)在长征之前的主要活动区域。相比其他根据地,红一的资格最老(编成方面军的时候别的地盘上红军规模还都比较小),地盘最大,影响最深,群众基础最好,是委员长最最主要关注的赤化区,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当然是要归功于教员比较早地摸到了规律,就是说初步地搞清楚了在中国这么大这么穷一个地方,弱势群体应当怎样“科学造反”_(:з」∠)_

  • 湘鄂西战略区

红二军团/红三军的主要地盘。和红一红四相比,贺老总是相当苦逼的,主要原因是红军的上级政治领导机关——湘鄂西特委/分局——屡次路线错误(肃反杀人如麻什么的只是原因之一),一条道走到黑,不但丧失了几乎全部根据地,人更是越打越少(兵力似乎损失了近九成,真是九死一生),虽然是顶着三大主力红军的名头,但最后从洪湖转移出来的时候,主力居然只有千把人(全盛时期大约一万五千人左右)。所以这一块“大型”战略区其实并不大。

这里也就同时读出了上文教员给出的第五个条件的重要意义——

如果一定需要学生背的话,那不妨再多背这么一条,字数不多,负担不大,但是到了关键时刻能拯救人命啊!╮( ̄▽ ̄”)╭

  • 鄂豫皖战略区川陕战略区

“三大”或者“四大”,是因为红四方面军经历了两个阶段(长征前):1932年10月鄂豫皖第四次反围剿失败之前,是以鄂豫皖大别山区为核心的鄂豫皖根据地;之后红四实施战略转移(也算一次“小长征”吧),1933年2月之后以川东北为核心的川陕根据地。红四进入川陕之后进入了一波急速扩张的黄金时期,一度直辖五个军,拥兵八万,成为实力不亚于中央苏区的主力野战军,这也是当张国焘看到一路元气大伤衣衫褴褛的红一“投奔”而来时,心中“枪指挥党”的野望爆棚所倚赖的那份雄厚“资本”了。

三块中型战略区是——

  • 湘赣战略区

湘赣苏区因为和中央苏区毗邻,以及和井冈山渊源深厚的关系,是中央苏区长期以来所倚重的一支“战略偏师”,数次反围剿战役中都有战略和战役协同动作。在红一长征之前,作为该根据地主力红军的红六军团,承担了“先走一步”的开路先锋任务,和转移到黔东的原湘鄂西红三军会合,成为红二方面军的主要构成。

  • 闽浙赣战略区

即方志敏等领导的赣东北红十军和后来的红十军团的地盘,最后也失败了。

  • 陕甘/陕北战略区

即谢子长、刘志丹等领导的陕甘红二十六军和陕北红二十七军的地盘,主力红军相对其他战略区成军较晚,力量也相对较弱小,直到会合红二十五军后合编为红十五军团。

通过战略区的划分,各大主力红军就有了各自的谱系,也有人通俗地称为“山头”╮( ̄▽ ̄”)╭(参见下面的“极简版”图示)

纵向(时序)

从横向(空间)的角度上看,各战略区总体上呈现“碎片化”的态势,主要战略区之间缺乏战略协同(中央苏区和湘赣、闽浙赣苏区的协同较多一些),主要的“协同”是中共中央通过下级交通站传递指示文件,这就形成了前期在总体上“各自为战”的局面。但是从某一个时间点之后,局面开始改观,这个时间点就是“长征”:长征之前,各战略区基本各自为战;长征之后,各战略区转移出来的主力红军开始走向融合统一。所以红军的沿革史,在长征前和长征后的研究,有着较大不同。

种子部队

这是理解问题的一个重点。有个方法论叫“提纲挈领”,对于只需要一般了解这块知识的同学尤其重要:你并不需要详细知道每支部队的编成和领导机关,但是最好是要知道几支主力部队是怎么来的,以后如果有兴趣愿意更深入一步研究可以再找对应的材料来看。这就是“种子部队”。

从上到下breakdown的话,首先是每个战略区的主力红军——

红一方面军,主要构成是:

  • 红一军团:“种子”是来自早期“三大起义”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这两支加上一些地方武装,形成了井冈山红四军,也就是“朱毛红军”,绝对的根正苗红。
  • 红三军团:“种子”是来自平江起义形成的红五军
  • 红五军团:“种子”是来自宁都起义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

红二方面军,主要构成是:

  • 红二军团:“种子”是源自洪湖根据地的湘鄂西红三军
  • 红六军团:“种子”是湘赣苏区的湘赣红八军

红四方面军,主要构成是:

  • 鄂豫皖红四军:“种子”是黄麻、商南、六霍三次起义部队融合成的鄂豫皖红一军,和从红三军团红八军转移过来的鄂东南红十五军
  • 红二十五军:“种子”是在红四主力离开以后留下的皖西红二十七师,独立坚守鄂豫皖根据地。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此红25非彼红25,在此之前的红二十五军是是由鄂豫皖红四军各师抽调一部分合编而成,最后成为跟随红四主力转战到川陕的红七十三师,因此这部分可称为“老二十五军”,而我们通常提到的孤军奋战鄂豫皖的可称为“新二十五军”。这又是早期红军部队番号容易让人头晕的地方之一,由于鄂豫皖第五次反围剿的残酷,新二十五军及其下级单位,前后反反复复洗了N次番号,经过多轮大换血,前面说贺老总苦逼,其实吴焕先徐海东更苦逼啊~ @_@

陕甘/陕北红军,主要构成是:

  • 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种子”是陕甘游击队。
  • 红二十七军八十四师:“种子”是陕北游击队前三支队。

此外除了“种子”,可以再breakdown到一些稍次一级的部队的渊源,如:

  • 红一军团的湘赣红六军/红三军
  • 红一军团的红十二军,源自井冈山红四军
  • 红一军团的红二十军,源自湘赣边/赣西南武装,在富田事变后边缘化直至撤销
  • 红三军团的湘鄂赣红八军
  • 红三军团的红七军,源自百色起义部队
  • 红十军团来自赣东北红十军和从红一方面军转移出来的红七军团
  • 红二方面军中来自原红一方面军的红三十二军,即原红九军团
  • 红四方面军的红三十三军,即原川东游击队
  • ……

这些就是一些主要基干的简单由来,基于前述原因,实际情况还更加复杂。下面我附了一张最近画的沿革路线图极简版,标示了最重要的几支种子部队,仅供参考 (^_^)

军委的三次(四次)整编

以下这部分纯属我个人的心得,而并非业界给出的专业结论,未必科学,所以看看即可。

在红军主力部队的演变过程中,除了长征这个时间点之外,还有几个比较重要的节点,分别是:

  • 全国红军第一次整编:时间点是1930年夏季,标志是“全国红军大会”(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召开,红军开始组建军团,这是中央层面第一次对红军进行正规化的制度尝试,然后时隔不久赣南苏区很快又组建了第一个方面军级野战兵团。
  • 中革军委第二次整编:时间点是三年后的1933年夏季,标志是红一方面军撤销军一级编制,军团直辖师,即从“小军小师”制改成“大师大团”制。从此往后的师(像大家耳熟能详的红34师,其实是相当于之前的军)。
  • 中革军委第三次整编:时间点是再两年后的1935年夏季,中央红军长征后在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标志是红一方面军取消军团建制,又再次恢复军一级建制,这样红一和红四两军的编制就显得比较整齐划一。

此外可以视为第四次整编的是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又恢复了军团建制,但此时又是直辖师。

抓住这几个时间节点,就能比较方便地了解红军主力兵团的构成演变。

在这里可以先放一个“极简版”的《中国工农红军部队沿革路线图》出来,作为骨干线索,方便入门者厘清思路。

preview
(点击保存)

【沿革史图解】PLA沿革系列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部队沿革路线图(1927~1937)

preview

本站的“沿革史图解”专栏正式启动。在开栏辞中我曾经提到,沿革史的范围其实是很宽泛的,“ 包括但不限于:时代、事件、人物、组织、区域、制度……等等 ”,由于有了2008年夏天我在水木社区中国近现代史版所发的那个帖子的铺垫,我决定首先从这个话题开始,正式选择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沿革路线图(1927~1953)”作为本栏目的第一个系列,而“中国工农红军部队沿革路线图(1927~1937)”则作为该系列的第一弹,是用绘制工具对十三年前字符版路线图的扩充和重制,大家可以视为十三年前那个不成熟作品的“高清重制版”吧 ╮( ̄▽ ̄”)╭

考虑到今年这个年份的特殊性,我挑了在8月1日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再度发布在水木社区中国近现代史版,并且就作为当年那个帖子的跟帖——

https://www.mysmth.net/nForum/#!article/Modern_CHN/116236#a2

至于当年制作这个字符版路线图的动机,除了版面上网友的提问以外,其实还有个小小的故事:在此之前,我在网上偶然翻到过一个文章系列,叫《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兵团》,作者是战史圈子里的小有名气网友“司马戡”——

preview

这个系列文章集中总结了国民党军队后期的战役兵团的详细编成、沿革以及主要人事变更情况,对民间军史爱好者来说很有启示价值。据这位前政法大学学生自己说,整理那个材料花了他三年时间,本科前三年就是在干这个事。

看过司马戡的作品,于是我想PLA的材料应该要更多些,梳理一下应该更丰富。我当然没有司马戡那样的水平、专注与热情,而且对这块也不能说是非常熟悉,只是尝试一下如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自己看过的一些“大路货”材料组织起来,留下一点点以供日后检索记录而已。

如今已经十几年过去了,从阅读和理解两方面都有了稍许的提升,想来是时候来丰富完善一下这个路线图了。这次重制,本人大概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当然主要是是一些零碎的空闲时间,人还要工作生活娱乐不是?╮( ̄▽ ̄”)╭ ——重新翻了一遍主要的官方战史。由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PLA的早期发展阶段,动荡年代有相当一部分原始档案材料散佚了,所以有些具体的单位和序列在不同的材料里可能会看到不同的表述。所以在翻阅战史的过程中,一些有疑问或者矛盾的地方,我会找一些辅助材料进行对照,比如相关人物的年谱、传记、回忆录等等,这当中作用最大的就是年谱,差不多是我碰到有地方吃不准的时候,最后一种求助手段。幸运的是,在大致完成初版的时候,忽然得到了官方公开出版的单位沿革和序列表,这个确实是大杀器一件,给我以很大鼓舞,又把刚画好的图再次全面校对了一遍。饶是如此,还是有一些东西无法直接从纸面上得到肯定的答案(比如某单位在某个时间点担任某个职务的人究竟是谁),需要自己按照合理的逻辑进行一些推测,但推测毕竟不等于史实,所以说即使是现在这张路线图比2008年的字符版路线图有了很多修正和细节,我也仍然无法确保里边每一处表述都是准确无误的。

本次重制版路线图我采用SVG图片格式发布,因为一来文件体积较小(是传统图片格式的几十分之一),而且是各种浏览器兼容,读者可以在电脑或手机上用浏览器打开;二来SVG是矢量图片,缩放不会失真,这一点对这张面积巨大的路线图最为重要。

“中国工农红军部队沿革路线图(1927~1937)”只是这个系列的开始,以后的PLA的沿革史我还会继续画下去,但是考虑到各种因素,最多也就到朝鲜战争停战为止。如果这项工作能坚持下来并且最终完成的话,我在心里其实还预先构思了另外几个沿革史图解的题材,可以作为新系列的候选,至于究竟是哪些,还是暂时保密敬请期待吧 ^_^

最后,非常感谢民间军史研究者 @双石 和 @SPK 等网友的指点,在后期给了我相当大的启发和帮助。

谨以此图,纪念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94周年!

【专栏】沿革史图解

开栏辞(jungleford如是说)

想开设这样一个小栏目,并非出于一时的兴起,事实上相关的念头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十年以上),却一直不敢下笔。原因无非是非科班出身,阅历太浅,修为根本不到家,随手剪刀浆糊弄一点经不起推敲的玩意糊弄,自然是很容易的,却未免贻笑大方,万一要是谬种流传误人子弟,那更是罪过。所以我对于自己的定位一直是:自娱自乐的后院菜地,主要是记录和整理,可能的话再有一点自己粗浅的分析和理解,深度一般不超出科普级别(有时争取能略微多那么一点点)。对自己说的话负责,这是起码的要求。

历史这门学科,看起来很大很大,其实又很小很小,毕竟宇宙之大,万物之浩瀚,现象之丰富,奥妙奇趣,无所不包,而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仅仅(或者说绝大部分)是在于生活在蓝色地球上的人类这样一种高等智慧生命所构成文明形态上面。与自然科学各分支不同的是,历史学(也可以说大多数社会科学分支)存在着一种“主客体同源性”,即研究者和被研究对象有共同的存在形式。翻译成人话:历史研究的是人类文明形态下的各个分支话题,而作为研究者本身也是人类,恰恰正生活在某个文明形态下的某一时段当中。这很有点数学当中“递归”的意思。这就产生了所谓“标准同一性”的问题:对自然科学中的某一具体问题,从业人员往往有着普遍认同的一致的判断标准,这一标准不因从业者所在的地域、种族、阶层、人群而有变化,π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巴黎都会被认为是同一个确定的值,除了极少数伪科学和反科学意识形态的拥护者,这些标准一定是被所有人类所接受的。但是在很多社会科学领域确并非总是如此,而历史学科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代表——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史论”之前,我们讨论的基点是基于“史实”,这个当然毋庸置疑,然而由谁来对“何为实”进行认定?谁才有终极裁决权?研究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提供“证据”,即“史料”,有料就有三六九等——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有原始的,有第一手的,有第二手的,有N手的……有了“料”自然就有不同的“解读”,从不同的“料”和不同的“解读”出发就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史说”和“史论”,江湖就从此形成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一具体问题,研究者可能取得一致见解,也可能会有多种“说”和“论”并存的状况。“史实”本身是一个已发生的,唯一确定的客观存在,但是今人对其认识,却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得不到的终极裁决,而只能以各种相互之间不洽的“史说”“史论”的形式长期存在,这,大概也是这门学科的一种奇特魅力所在吧。

人、物、时、事——时间,乃是历史最为重要的载体,当你刚刚入门,面对错综纷繁却无从寻找头绪时,抓住时间作为线索,通常来说是一条比较合适的路径。在以时间轴为基础的工具体系里,我们经常会找几本年表作为伴手(对于某个具体人物而言则是年谱)。所以说《史记》纪家传虽然庞大,但是对很多人而言,她的精华却浓缩于《表》中。在这门学科的诸多领域和分支中,沿革史大概是长得最像历史学正宗的一支了。沿革沿革,沿,继也;革,除也。沿革史以动态形式完整解析了一个“历史对象”的“前世今生”,包括但不限于:时代、事件、人物、组织、区域、制度……等等。在当今许多流行的语言和概念,很多人经常搞不清楚它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它的过去是什么样子,可能并没有去太多地关心,以至于许多完全错谬离题千里的东西反倒成了今天不少人思维当中的“理所当然”。一个小小的例子,如果有心者注意考察近三四十年内地影视文化,一定能感受到古装剧(其中一部分还是挂着历史正剧招牌)的大趋势是离史实已经越来越远的现实,并且是出品时间越近的剧越不像(是不是有点像顾颉刚“层累说”的意思?呵呵),通常来说剧组都是要聘请专业顾问对剧本道具等进行一些最起码的把关的,但是最终效果却往往难以体现出这种把关的质量,比方说某个特定朝代的官职及其称谓,这一具体元素即具有强烈的时代沿革特征,有些出现的早,有些出现的晚,有些虽然名称相同或相近,但是含义却完全不同,但是到了片子里却完全乱了套。对于相关知识有所涉猎的观众可能看过也就一笑了之,但是对于更多不太了解的观众,特别是片子要是走红,这些“低级错误”就有可能转化成了很多人以后的“历史常识”,以后要是看到比较贴近原貌的文艺作品,反而会理解不能。所以我觉得如果能有一种相对通俗的方式把一个历史对象的前世今生记录并表现出来,可能会是一件比较有意义的事情。

这就是我开设这个小栏目的一点初衷。

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呢?一开始我也没有想到“图解”这种形式。在传统的工具体系内,我们早已有了像年表年谱这样东西,而且无论浏览还是检索,用起来也都比较称手。不过有些历史对象一旦展开来看它的沿革,在线性的纵向时间轴上又叠加了相当复杂的横向联系,所以有时候表格这种形式就不一定看得相当清楚。最早的冲动起源于十三年前,也就是2008年那个夏天,当时还是常年混迹于BBS论坛的年纪(虽然彼时BBS已经衰落了),在水木社区(前身即大陆知名校内BBS“水木清华”)的中国近现代史版(Modern_CHN版)有网友提了个和知乎上这个问题差不多的话题:红军各支部队的演变历史到底是怎样的?当年也是难得比较闲,趁手上还有几本官方战史的电子书(当时还没有详细的单位沿革和序列表这样的大杀器),就系统翻阅了一下,边翻边做笔记,翻了几天忽然意识到这是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确实难以用一两句话解释清楚……”要是有张图该多好啊“——这样一个声音就在头脑里徘徊了好几天。

我想象当中的沿革路线图应该是这样一副模样:首先它和年表长得有点像,从上往下以时间为纵轴。现在市面上可以买到很多种类的年表,像史记里面的表格型年表只是比较简单的一种,另一种常见的就是时间轴型年表,这种类型更加直观一些,中华书局的好几个版本的年表都是采用的时间轴型。

这三本我手头都有,当作手册还是比较方便的。由于书本装帧的缘故,这类年表的时间轴一般是横轴,读者能够左右翻页。我想做的是电子版的路线图,多数用户习惯是用鼠标滚轮上下翻页,所以纵向的时间轴在这里会更合理一些。然后,路线图要能比较清楚地展现单位之间的沿革关系,这个就有点像工程设计当中的流程图。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简单约定了图例中的若干符号,按照这套“自创”的规则开始画《中国工农红军部队沿革路线图》的最初版本。考虑到水木BBS的多数用户(特别是老用户)习惯用基于telnet的term方式刷站,我最后决定用纯字符的方式制作这张沿革路线图,但是字符图表也有很多不便:水木term界面一个帖子每行大概只能容纳80个ASCII字符,这样就极大限制了所能表达的内容,所以最初的这版路线图里我只能竭尽所能利用每一个字符的空间,饶是如此,整张图也只能勉强放下主要单位的主要历史而已。

字符版路线图如果单纯只算制作时间的话,印象中大概也就一个多月时间,在近现代史版贴出来以后,有网友期待能继续补全,我虽然口头上答应不会烂尾,但是真要开工起来却也不是那么简单一件事,以至于这个坑由此搁着就十几年还没有填上,当成了自己的“有生之年系列”之一。去年疫情期间,稍微多了一点在家时间,又重新想起了这件往事,这十几年间略微多看了几本书,再又重新审视自己这件十几年前不成熟的粗糙作品,还是能发现其中的不少问题和错梳,遂决心重画此图。

前些年在知乎上关注了“历史⑨课”这个专栏,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几位答主以“逐帧历史地图”的形式解说各种历史对象,这种形式非常有价值,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前所述,时间是历史最重要的载体,历史⑨课即抓住了这一线索:以地图展示空间,以序列展示时间。随着近几年网络视频日益走热,B站也陆续有up主以相似的形式进行历史科普,如制作两晋南北朝系列长篇视频的up主“安州牧”。和⑨课的 “逐帧历史地图” 相比,视频显然是一个更加合适的时间轴载体,这是播放器自身的天然属性,但是两者也各有所长:做视频的通常需要放弃一些地图细节,重在解释趋势和走势;而历史地图更注重细节,对于想要再做稍微深入一些了解的朋友更有帮助一些。既然地图这一领域已有如此多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网友在不断地努力输出,我也就不再打算在这一形式和方向上进行尝试,满足于做一个“伸手党”即可 ╮( ̄▽ ̄”)╭ 而多年前的那一次无知无畏的冲动所留下的那个不成熟作品,倒是让我对路线图这样一种形式有了更有趣的遐想:当年那个小作品很可能仅仅是一个开头,一个引子,历史话题中有着许许多多可以用类似方式表达的东西(如前所述,包括但不限于:时代、事件、人物、组织、区域、制度……等等 )。

我于是想到了一个能够落实的切入点——沿革史。

我认为这个专栏应该会是一个长期的项目,有开头,但是不一定有结尾。由于个人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原因,我可能并不会把最主要的时间精力投入在这个小栏目上,这个栏目也不是为了赶工,完全没有绩效压力,仅仅是为了给自己留下一个感兴趣的记录,但是一旦要做,就一定会认真地做下去,所以读者将来可能会发现本栏目的特点就是:一次出货的内容可能会很大,但是出货的频率可能极低,也许一年也未必见得能有一更 _(:з」∠)_

言尽于此,就让我们这个专栏从第一个系列开始吧——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沿革路线图(1927~1953)》

新年第一答

这是昨晚在知乎上的一个回答,其实我也不是很有信心哈哈


2020新年第一答 _(:з」∠)_

300+回答没有全部仔细看,不知道其中是否有人也有相似的想法。想尝试仅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部分地(不是完整地,仅仅是一部分战术层面地)理解一下这个问题。本人军盲一枚,知识面有限,如果说得不对还请轻拍 _(:з」∠)_

回答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整个会战的前期背景。这里我个人总结为双方统帅部高层的“两个误判”:斯大林对敌人的误判,和希特勒对自己的误判。

  • 苏军统帅部的误判:

东线战场开启以来,德军把主要突击方向放在了中路,全部四个装甲集群中的两个被部署在了中央集团军群,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之后虽有短暂的分兵去实施南翼的基辅战役,但随后很快又在中路发起“台风”攻势。在战争开始之前,苏军统帅部有过一系列的重大误判,其中一个就是把主要的机械化机动兵团部署到了南部的基辅特别军区,虽然大叔重兵集结于南方这一部署与圆手孜孜追求战争经济资源的怨念正好卯上,但开打之后实际主突方向是中路而不是南路。

战争的发展“教育”了斯达舒——敌人离首都实在是太太太近了!从莫斯科会战的反攻阶段开始,苏军统帅部一改战前的思路,认为德军仍然会以中路为主突方向,从而将反击箭头的重点放在了中路和北路,在1941年底至1942年春季连续实施了一系列的进攻战役。特别是中路方向,集中了全部10个方面军中的4个(不含西北方面军右翼),期望趁热(冷?!)打铁,在德军获得喘息和补充之前将其逐离到距莫斯科尽可能远的地方,甚至有伺机一举吃掉中央集团军群主力的野望。

盗个图,来自 @历史⑨课 的地图(感谢辛勤无私的9课团队,以下不再逐一声明)。比较一下从莫斯科会战苏军反攻前夕到斯大林格勒会战前夕,整个东线在1941年末至1942年上半年的战线变化:

这里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这一时期内整个东线战场变化较大的就是中段和北段,尤其是中段变化最大,而南翼战线的变动相对比较小(其实苏军统帅部在南翼也实施过一个较大的攻势——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兰鹅……//铁木辛哥之捂脸)。最后中段大致稳定在以勒热夫-维亚济马为轴线的一段区域里,但战线并不平直,双方各有交错的大型突出部。

即使是这样,从莫斯科到勒热夫和维亚济马的直线距离大致相同,都是200公里多一点(Google Map测量),相对苏联广袤的西部国土来说也差不多就是“紧贴着首都”了,并不能说是一个安全的纵深,德军统帅部显然也深知这一点,使中央集团军群牢牢钉在勒热夫-维亚济马突出部上,同时酝酿在斯达舒暂时无暇重点照顾的地方实施一次影响深远的庞大进攻战役。

  • 德军统帅部的误判:

莫斯科会战失利后,德军高层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人事调整,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是布劳希奇被解除陆军总司令职务,但是希特勒却没有再任命新的人选,而是亲自接管了陆军总部,这一调整使得圆手在面对老派军官团时有了分量更重的话语权,得以在战争的第二年里设法实现其长久以来对战争经济资源的追求。

尽可能多地夺取它的最重要的战争经济资源”被作为战役目标之一,写入了“蓝色方案”的代表性文件——《第41号指令》,这份来自统帅部的指令的主要精神,如果做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的话,有点像1947年的国军从“全面进攻”转向“重点进攻”——不再像1941年那样全线推,而是转向南北两头,并且是“分阶段”实施,要“先南后北”,事实上最终实施的就是南翼部分(“最重要的战争经济资源”大部分在此)——这与对面的苏军刚好相反。

按照圆手的野望,南翼德军需要通过一次连续进攻战役同时完成两个任务:伏尔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和北高加索。但是德军统帅部大大低估了要同时完成这两大目标所需要的战争资源,此时已不再有1941年战争开始时的那种突然性,苏联方面的战争机器也已全速运转起来。

总的来说,两军高层的“两个误判”中——一个判错了方向,一个判错了实力;一个是战术性的,一个是战略性的——圆手的误判对战争的影响要更大一些。这两个误判及其后果的综合影响,拉开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序幕。


“蓝色方案”的实施,导致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解散,组建了A、B两个新的集团军群司令部,分别领导实施高加索方向和伏尔加方向的突击。当B集团军群推进到接近顿河大河弯,已能为将要向高加索方向发展的A集团军群提供左翼和后方掩护时,一份新的《第45号指令》为A集团军群提供下一步准备实施高加索会战的指导。

不难理解,A、B两个集团军群的突击方向,是两个地理上近乎“垂直”的方向:一个向南,一个向东,从上方俯瞰,德军突破的地幅愈深,其构成正面愈宽,而且战线不可能维持大体平直,最后一定会成为一条弧形的战线。如果在像1941年的战局那样,这条战线的形状可能还不会造成什么决定性的影响,但在顿河-伏尔加河-高加索这样一个有着特定地理环境的战场里,这条战线却具有了不同的意义——它是有“蜂腰部”的!

如果我们从斯大林格勒到邻近顿河在黑海的入海口——亚速海尖角(塔甘罗格湾)的罗斯托夫划一条直线的话,这条线的大部分与顿河拐弯后的走向大致重合,这两地之间距离约400公里(Google Map测量)

由于地理上原因,罗斯托夫的地位有点像我国的锦州/山海关:锦州/山海关分别卡住了出入关外的那条狭长的辽西走廊的两头,如果不是刻意绕道走远路的话,这段走廊就是地面部队进出关内/关外的必经之路。

类似地,罗斯托夫就是进入北高加索的那个锦州或山海关,但这两种地形显然又不完全相同:辽西走廊是两侧皆有地理屏障,而罗斯托夫则是一侧有地理屏障。对于德军而言,如果不拿下此处,A集团军群在高加索行动的右翼是不安全的,而夺取罗斯托夫,渡过顿河并沿海岸线推进,其右翼就能在地理上得到亚速海的保护。

在莫斯科会战期间,德军在南翼曾经短暂占领过罗斯托夫,但很快又被苏军夺回,此役被苏联方面视为“伟大卫国战争中的第一个大规模进攻战役”(《苏联军事大百科全书》下册P.666),对罗斯托夫的争夺也被西方史家认为是莫斯科会战苏军反攻的“前戏”。

让我们再重新审视一下这片战场的地形

我们可以将此地域大致简化为三块子区域:区域Ⅰ位于顿河大河弯的西岸,相当于B集团军群的“战术后方”,B集团军群司令部驻扎于此;区域Ⅱ位于顿河大河弯东侧至伏尔加河之间,当斯大林格勒会战达到高潮时,第6集团军攻至此处;区域Ⅲ为整个北高加索,A集团军群正在攻城掠地。

实际上区域Ⅰ更像是区域Ⅱ和Ⅲ共同的“战术后方”,这里对攻方有两个不利的因素:首先,由于顿河和伏尔加河这两条大河的走势在区域Ⅱ附近正好呈相反的弯曲方向,并且都是向内弯曲,造成这块区域的纵深极短,在Google Map上测量从斯大林格勒到卡拉奇的直线距离大约70公里,对于机械化兵团大概也就是两三个小时的行军行程,

而在这样一个狭小空间里要展开一整个集团军显然是很拥挤的,由于这条战线是向东凸出的弧形,区域Ⅱ的6集正北方是苏军,正南方是友邻的A集团军群。到11月份苏军开始反击的前夕,战线是这副模样——

如果历史能够重来,在封闭包围圈之前再给6集一个撤出的机会的话,它是应该往西还是应该向南靠拢呢?往南走,基本上一路平川且有强大的A集团军群策应,这是历史上的国军最爱,但是这就大大破坏了战线的连续性,给苏军让出了一个大空当,其左翼友邻将完全暴露,虽然不是德棍但我也相信,以1942年德军的战术素养也不至像国军一样如此卖队友;因此向西且战且退,维持一个比较完整的战线是唯一的选择,但6集的背后横亘着一条顿河!军事常识告诉我们,退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战术行动,而渡河则更要复杂得多!何况是在退却中渡河,不然古人也就不会告诉我们“破釜沉舟”“背水列阵”的凶险。现实中的6集没有选择及时退却,而是钉在区域Ⅱ(斯大林格勒及其接近地),任凭苏军包围,成了一片只能起有限牵制作用的死棋。之后剩下的就是第二个不利因素了。

对6集完成包围,意味着苏军在区域Ⅱ掌握了主动权,这时候顿河的河弯部分反倒成为了苏军的地理屏障,这是11月24日区域Ⅱ附近形势

这样一来对于德军的战线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变化,由曼施坦因领导的新组建的顿河集团军实际有三重任务:第一,要把6集捞出来;第二,要稳定住顿河大河弯两侧的战线;第三,掩护好A集团军群。这里面谁更重要呢?窃以为是第三个,也就是说,这场会战到了后半段,德军如果无论如何也保不住6集的话,那么一定要保住A集团军群,曼帅实际上要捞的是A集团军群!为什么这么说呢?当苏军控制了区域Ⅱ,那么区域Ⅲ就成了一个“半孤立”的区域,因为区域Ⅰ和区域Ⅲ之间,即A集团军群背后也横亘着一条顿河! 战线在此处就成了南翼的“蜂腰部”。

蒙太奇一下苏军反攻阶段南翼战线的变化,注意南段从斯大林格勒直到罗斯托夫附近

可见在“蜂腰部”(顿河下游的入海段),被压缩的空间越小,留给A集团军群的“逃生窗口”就越小,这时候在进攻时起到地理屏障的亚速海,反而成了对自己的限制,这时候“蓝色方案”的两条垂直进攻轴线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A集团军群希望从北向南把北高加索的苏军“推上山”,结果反而要面临被苏军从西向东“推下海”的境地。但是圆手也是不甘心就这么放弃高加索的,留了一个17集团军钉在塔曼半岛的“蔚蓝色防线”上,直至1943年的10月。

回到题主的问题,为何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东线的转折点,战略方面的已有很多知友回答了,战术方面也有很多分析,如果从军事地理的角度上来看,是德军在“顿河河弯-斯大林格勒-北高加索”这样一个特殊地理环境的战场上投入的战争资源(规划、兵力、装备等)不足以稳定维持住南翼的占领区域,意味着无论是“巴巴罗萨计划”中的“摩尔曼斯克-阿斯特拉罕”弧线,还是“蓝色方案”的“斯大林格勒-高加索”双重目标,都已无现实可能性。德军在1941年的“全面进攻”被证明是失败的,在1942年南翼的“重点进攻”也被证明是昙花一现,至此德军在东线再无“全局性”或“半全局性”的大规模攻势(库尔斯克“堡垒行动”相当于是个次于“半全局性”的“区域性”攻势)。没有“全局性”或“半全局性”攻势,说明苏军在全局上已基本站稳脚跟,而德军的结局不是选择怎么“赢”,而是考虑怎么才能“不输”(此时尚未到选择怎么才能“不输得太难看”的地步),这一点比损失一个国防军精锐野战集团军的意义要大得多。

毛选中的政治哲学

● jungleford如是说:从一场偶然的讨论说起

想简单地谈一下这个话题,起因大约是春末时节,在某个群里参与过的一个讨论,其画风大致是这样的——

以上涉及人员隐私部分均作了打码处理,同时删去了thread之外的无关内容。通过这次讨论jungleford发现很多人其实并没有真的看过这套书,尽管时至今日它的各种文字版本的累计发行量已近于天文数字。这里我之所以加上“真的”这个定语,是想表明很多人并非是完全没翻过或者完全不知道——起码像《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这样曾经入选过课本的“老三篇”,或者《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样(至少标题)是人尽皆知的——而是没有通过阅读系统思考过毛的表达主旨,除了选集之外毛的文稿讲演等文字材料整理出来的可谓等身,何以多数人只提及选集?当然,jungleford虽然是通读过选集至少一遍(而且只是粗读并非精读),但也决不敢说是已经读懂了多少,或者有多好的理论水平,因而只能是一家之言,一点个人看法而已。

这本来是一桩小事,然而短短十几天之后,世界上发生了一桩横跨工业界和政界的重量级政治事件:美国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对华为实施上游供应链禁运制裁。数天之后,任正非接受了媒体的访谈,其画风是这样的——

点击放大

这事看似跟本文的话题毫无干系,但非常凑巧的是,微博上有网友对此有如下评论——

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jungleford竟然两次经历或者目睹了和这套书有关的东西,实在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同时感觉是否可以就此话题再多说那么一两句,尝试回答一下群里那位朋友的疑问,即——


著作的版本学

但凡谈及一本书,至少涉及到两个视角:书和作者。作为书本身而言,又可从编修单位和版本两个角度考察;就作者而言,则涉及到这本书在作者著作体系中的位置,包括各方(不仅仅是编修单位)对作品的延伸研究。

从作者的角度,选集这套书其实只是毛泽东整个革命和政治生涯中文稿和讲稿的一小部分,其文献价值固然是有的,但主要还是重在于思想价值,研究者更多检索的是档案文献以及建国后系统结集出版的那些文献,如八卷本的《毛泽东文集》、13卷本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还有专题文献,如六卷本的《毛泽东军事文集》、《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等,以及一批非常具有“马恩列斯式风格”的《毛泽东同志论XXX》,当然也包括了民间所广为喜爱的毛泽东诗词作品;文革时期除了官方发行的《语录》和《著作选读》之外,各地不同的机构和组织曾经以各自的名义独立编印过大量毛泽东的文稿和讲话,其中有很多内容未曾收录在官方编修出版的书里,时常会被“淘出”一些具有相当史料价值的东西,其中比较知名的是各种版本的《毛泽东思想万岁》,这里有篇文章解释了为什么这些“民间编印”的“万岁本”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除了这些已经结集的文献之外,还有大量毛泽东的其他文稿讲稿,以及毛起草或者毛在各时期以党内各种身份或名义起草发出的电报文件,这些也都是很珍贵的史料,但是往往散落于浩如烟海的各种党史文献资料中了。非但在中国大陆,海外的“毛学”也一直都是热点,活跃着不少学者,其中也存有学者和研究机构编纂的毛的作品,比如日本历史学家竹内实主编的十卷本《毛泽东集》和九卷本《补卷》及别卷,此版本对于建国前的部分涵盖面极广,一直追溯到毛的极早期活动。既然毛的著作如此丰富,何以仅有选集得以如此流行和广为人知呢?

从毛选这套书的角度,当前国家级的党史文献编纂单位主要有两家:中央编译局和中央文献研究室。前者主要以翻译国外马克思主义文献和将国内文献翻译为外语版本为主,前身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我们所熟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列宁全集》等即为该单位编译产出;后者主要工作为收集、整理、校订中共领导人的文稿和中共党史文献,为毛选结集的即为文献研究室,前身为“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可见其成立之初就是与毛的著作直接相关的,改组后同时承担其他领导人文献的整理工作。这两个单位都是中共中央委员会的直属单位,可以说是官方最高级别的权威机构。当然此外还有党史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这两家一个是学术单位,一个是收藏中共党史第一手原始材料的场所。

一般人可能会有一种误解,就是以为文集文选就是作者当年写作或发表的原本,其实并非如此,不然就不会有编辑这个职业存在,更遑论成立一个中央级的机构来专门从事编修工作,毛选前四卷的时间跨度已有二十多年,当编辑出版时作者本人的各种思想认识较之前已发生一些变化,作为政治出版物,需要将这个经过长期斗争实践得到的经验教训和最成熟的思想反映在书里。而与此相对的是,也有一些人从相反的角度来理解,认为现在发行的文集文选已经不能忠实反映作者当年的原稿,因而持怀疑观点,这其实也是不正确的。文字的编辑和修订有着严格的行业标准,文过饰非曲笔春秋是不行的,而曲解修改作者的原始本意则更是越过了底线。尤其是像毛选这样有着重大影响的出版物,除了有毛本人作为主要当事人亲自审阅把关,还有大量的专家学者从旁提出意见,更有中央档案馆和各地档案机构存档的原始底本,以及其他当事人的口头(采访、回忆、会议记录等)和书面(如同时期发表的文章作品)材料作为交叉比对,因此出版质量是非常高的。


这里稍微跑个题,前些年一度有传言说“选集里毛本人所作仅十几篇,其余皆为‘代笔’”,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而且违背常识,因为一张嘴毕竟忽悠不了保存在档案馆里的第一手原稿存档呀!(参考:之一之二

中央档案馆藏《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底稿

这里再插入一个彩蛋。知道常识也能快速鉴别一些“段子”,比如这几年逢年过节你在有些微信群里可能会收到这样的文字——

“节日问候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我们无产阶级也要问候,就是问候早一点也不怕。无非
拱拱手、说些吉利话嘛,红包那些东西,腐朽得很,消磨意志……”(见《毛选》第四卷
134页)

这段看似模仿毛的口吻,但仅需一点小常识就能知道这是“历史发明家”们的创作,甚至根本不需要翻书去查证,因为毛选前四卷页码是连续编号的,即每一卷的正文首页的页码是接续前一卷的末页,如果真的是“毛选第四卷”,那页码应该是从一千多页开始了,根本就没有第134页。


但凡谈及一本书, 也必然牵涉到其版本,以及言明我们的讨论中所参照比对的是哪个版本。毛选的出版发行史可分为建国前和建国后两个阶段,当前有案可查的第一套《毛泽东选集》来自1944年晋察冀日报社的五卷本,在战争年代,由于中共尚未取得全国政权,尚无法集中人力从事这项任务,从而在建国前的这段时间里在各个根据地和解放区里都流传着各自编辑的“毛选”版本,其中比较知名的有:1945年苏中出版社版、1947年晋察冀中央局版(以下简称“晋察冀版”)、1946年大连大众书店版(以下简称“大众版”)、1948年渤海版(此版本名为《毛泽东文选》)、1948年哈尔滨东北书店版(以下简称“东北书店版”)、1948年晋冀鲁豫中央局版、香港民主出版社版,等等。关于毛选的出版发行史,可以参考刘金田和吴晓梅所著《尘封:毛泽东选集出版的前前后后》,作者曾经是中央文献研究室的成员,直接接触相关的史迹史料。

目前人们所谈论的毛选,基本上都是指在建国后出版的版本,目前通行的是第二版,即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第一至第四卷。而本文所基于的版本,则是1966年出版的第一至第四卷和1977年出版的第五卷。为什么选择这个版本?因为笔者所读的就是这一版,我只能基于我所看过的内容发表看法。这也是从1951年至1960年分卷出版的前四卷的第一个简体横排版本,1977年出版过的第五卷因为种种原因后来停止发行,因而成了“孤版”。


为什么是第一篇

在前面微信群的讨论里,jungleford对这套书的一个(出于个人看法的)总概括就是:选集所传达的最主要思想乃是毛的政治哲学。何谓“政治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里该词条是这么解释的——

在这个解释里,jungleford认为有一个关键性的重要概念——“方法论”。政治哲学不同于纯哲学,它更偏向于现实操作一点,是一门“入世”而不是“出世”的学问,事实上翻过选集的话你确实能从中找到纯哲学的内容,那就是第一卷的最末尾的两篇:《实践论》和《矛盾论》(说实话这两篇也是整套书里jungleford最看不下去的部分 ^_^)。

选集的价值,就是在于这个方法论

是什么样的方法论呢?需要有一篇位置显要的文章把这个方法论引出来。jungleford以为,这就是第一卷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以下简称《分析》) 。

可有意思的是,在建国前的诸多版本中,却并未收录此篇。

在笔者从网上找到的资源当中,“晋察冀版”、“大众版”和“东北书店版”多以《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作为正文的起首篇(“大众版”是《新民主主义论》)。事实上,《分析》一文是有案可查的毛最早的一篇公开发行的小册子(发售于1927年4月国共两党分道扬镳的前夜),在1951年开始全国正式发行的选集第一版中,标注的时间是1926年3月,实际上这是编辑部门采用了当年《中国青年》上刊行版本作为底本,而此文在数个月之前已发表于另一本《革命》杂志,因此在1991年选集发行第二版时,将发表时间修改为1925年12月1日。

《分析》一文可谓短小精悍,整个正文部分32开本还不到10页,也就是不到5张纸的篇幅,符合毛氏行文的惯例:用简练而直白的文字把一个问题解释清楚。尤其是开篇第一句话——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如今已经成了广为引用的“金句”之一,考虑到此文单行本发表时间(1927年4月1日),不能不感叹其具有某种“预言”性质。然后仅在第一段很短的过渡之后,就快速进入文章主题,对当时的中国社会阶级状况进行划分,并自上而下逐个分析每一阶级的经济现状和基本政治立场,其中对于中下层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包括农民阶级在内的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采用了较多篇幅。最后也是仅用一段约百余字的极短篇幅进行概括综述,正面回答第一句话提出的问题。文中对上层(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笔墨较少,而对中下层写得较多,我想是因为读者对于“谁是我们的敌人”的问题具有较多共识,而对于“谁是我们的朋友”却有较大分歧。

《分析》一文所使用的工具,一个牵涉到立场,叫做“历史唯物主义”(或者叫“唯物史观”);另一个则是方法论的具体内容,叫做“阶级分析法”。这两个词听起来似乎太大,太空,给人感觉比较抽象,或者说不那么“接地气”,有一种“马列主义老太太在令人厌烦的说教”之嫌,怎样用我们听得懂,容易接受的语言来描述呢?那么jungleford这里可以尝试换一个词,叫“力量对比”,这样子应该通俗一些。

前面的微信群讨论当中,有位朋友问“选集都说了啥?”,因为这位朋友在某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股东,于是jungleford尝试用他可能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解释这个问题——

然后有另一位朋友是这样回答的——

jungleford对此并不评介为“阴谋论”或者其他什么,因为事实上这也确实是一个选项,而且在实际政治操作中还经常出现。不过jungleford得说一句的是,无论是阴谋还是阳谋,或者是其他什么手段,都是极技术层面的东西,跟“力量对比”相比,完全不值一提,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玩意:你完全可能通过运用政治手段争取或打击一两个人,甚至是一个政治集团;但是完全不可能用“手段级”的操作去争取或打击一个阶级,甚至都难以收买到一个阶层,这种级别的操作,必须是在“力量对比”面前的坚定立场,以及基于根本立场上所采取的策略。

马前卒过去有个帖子,里面也有这样一段评论——

这说明,足够大的政治团体不可能掩饰自己真正的目标,因为任何团体无法保证党内宣
传资料不外泄。所以,从长期来看不可能搞战略欺骗,对着自己要干掉的社会集团搞亲
善,积蓄实力,等到条件成熟了再翻脸,一举拿下,这是小孩子的想法。因为在那之前
你这边有信仰有目标的骨干已经散掉了。从国家层面来说,政治一定是“阳谋”,不是
“阴谋”。

依靠谁?团结谁?反对谁?

接着向前面的朋友讲故事——

于是jungleford脑洞了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解释唯物史观和基于阶级分析所采取的策略,我的文笔一向很水,只能说尽量做到词能达意。这里我完全不去提什么“阶级”和“唯物主义”之类抽象的“大概念”,只谈最现实的利益:你想不想赢?怎样才能赢?这里我暂且假定即使你输了也没有性命之忧 ^_^

政治素养的一个起码要求,就是考察的主要目标是“群体”而不是“个体”,为什么呢?因为个体的利益诉求是个多元变量的函数,每个个体在不同的对象上的利益往往是有相同也有冲突,如果你只关怀个体,但现实经常是A和B在问题X上有共同诉求,但在问题Y上却利益冲突,而A和C刚好相反,在问题X上相互看不顺眼,但对问题Y又相互认同,因此对于不同个体,尤其是数量庞大的不同个体而言,你无法兼顾到所有人的利益,最优的做法是从这些个体中找到那个“最大公约数”,这个“最大公约数”就是这些个体的标签,这样才能为一个“群体”。那么存不存在一个全体人类,包括所有人在内的“最大公约数”呢?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回答是“有”,不但有,而且有很多,比如说,目前只有地球是人类能够长期生存的唯一天体,所以除了反社会者(如ETO,特别是降临派)之外没有任何人希望地球玩完,这是所有人的一个共同利益。但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特别是政治学角度,不同的流派有着不同的解答,具体到马克思主义这一支流派,他们给出的答案却是“No”,不存在这个经济上的最大公约数,从而也不存在政治上的最大公约数(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给出的解释是——“当前人类所处的历史阶段仍然是阶级社会”。于是我们会看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对任何一个稍微本质一点的政治经济议题,一定会有至少一个“群体”跳出来反对;或者换句大白话来说,某些我所看不惯的事情,一定有人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反之亦然——在大样本层面,你的政治观点,取决于你的经济低位,而你的经济地位,取决于你是哪一类“群体”的成员,或者就是俗话说的,“屁股决定大脑”。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结论,这个结论一举击碎了很多“圣母式”的幻想(《共产党宣言》所谓“温情脉脉的面纱”):在政治经济学的层面,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客观中立派”,你如果不是“群体A”,那就是“群体B”中的一员,如果现在还不是,还只是“群体C”,那也只是时间问题,迟早的事儿,但无论如何也不存在能够同时调停ABCD……的“中立立场”,你的屁股迟早会坐到你所属于的那个“群体”上去。如果你坚持尝试怀着一颗“博爱的心”,坚持“不预设立场”,坚持认为自己是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上,试图去安抚所有“群体”,那么马克思主义者对此有个专门术语,叫做“搞阶级调和”,翻译成民间的大白话,叫做“和稀泥”。而哪个“群体”能够笑到最后呢?唯物史观对此的回答是,看“力量对比”。

在上面我脑洞的那个简单模型中,其实是把《分析》一文换了一个故事来讲,或者说做了一个(很不严谨的)简单替换:把政治经济资源替换成股份,把中共替换成我的朋友,把上层阶级替换成“首席股东”,把中间阶级(中产、小资等)替换成了其他股东,把下层阶级(主要是无产阶级)替换成了广大股民。事实上这个模型和中共起家时候的形势相去甚远,中共当时能够掌握的资源还远远达不到“股东”的地位;并且一个企业的所有权结构也并非如此简单,运作逻辑也殊有差异,但为了解释问题,模型也暂时做一些不严谨的简化。我期待这个简化模型所诠释的含义,就是“力量对比”,在前面微博网友评任正非访谈中有一句话:“政治就是将朋友弄得多多的,将敌人弄得少少的”,这句话任正非的业界同行,小米的掌门人雷军在某些场合下也曾经说过,其原型正是来自毛的一段谈话。虽说这个道理非常浅显人人都懂,但是现实操作中往往成事者寡而掉坑里的多,为什么呢?我前面那段发言也隐含地讲了一部分原因:因为很多人对“力量对比”并没有准确的认识,没有能够意识到什么样的“群体”才是他真正需要的,什么样的“群体”才是“铁票仓”,或者把敌人当成是朋友,或者把朋友当作了敌人。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分析》中第一句话的言下之意乃是——依靠谁?团结谁?反对谁?而这三者是大不一样的。

依靠谁”其实应该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即“我们是谁”或者“我们代表谁”,也就是说《分析》中第一句话实际上应该补全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这就是前文所谓“屁股决定大脑”原理在现实政治环境中的考验——找准“自己人”。在革命阶段,这是最困难的一步,所谓“大浪淘沙”,这个过程中绝大多数被淘掉的都是对“我们是谁”的认识出现了偏差的,比如说口头上言必称“无产阶级”的,实际上是借着动荡的时局希望从中捞一票实现个人或小团体“阶层跃升”的,这种政治行为,我们一般称之为“投机”,而这样的人和“群体”,也绝对不可能是可以依靠的对象。

团结谁”对应“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一步,也比较难其实。在过去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里,曾经反复出现过的一个名词,叫做“机会主义”,很大一部分说的就是在“团结谁”的问题上认识发生了偏差。其中“右倾机会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把潜在的敌人当成了朋友和团结对象,甚至是依靠的对象;而“左倾机会主义”刚好相反,是把很多本来应该团结和争取的对象视为敌人进行打击。这两类反面教材相信诸位在早年教育中已经被“灌输”过无数次了,即使早已毕业参加工作了这么多年,想必还记得起陈独秀和王明这两位党史上曾经的显赫人物。在现实中,很多人经常拎不清“团结”和“依靠”其实是两个概念,基于前面说的“圣母”心理,把所有“可团结”的对象一概视为“可依靠”对象,甚至对“团结”群体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依靠”群体,这样的操作(术语叫做“政治路线”)如果运气好的话问题不大,但事实上很容易会走向一个结果,那就是“右倾机会主义”。这样的历史教训(而且往往是拿许多人的生命去交学费换来的“血的教训”)实在是数不胜数,所以,作为一个政治家,在这个方面千万别脸皮太薄,不敢正视这样一条(有些人会觉得“政治不正确”的)政治原则:“朋友”和“自己人”确实是“内外有别”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机会主义”并不等同于前面的“投机”,当然机会主义里也可能含有部分投机的因素(比如右倾机会主义对“盟友”的美好幻想,赌一把,把赌注都押在“盟友”的忠诚上),但是出发点却并非是借革命当作“自我高升”垫脚石。

顺便说一句,jungleford是一向反感故弄玄虚掉书袋的,这种行为今天人民群众普遍斥之为——“装逼”,跟一个初中生谈什么“机会主义”?还“左倾”“右倾”?为什么不说大白话呢?毛的文章和讲话稿一大特点就是大量使用通俗的文笔,即便间或夹杂有若干概念,也时常加以通俗化的解释,甚至不惜以大白话的形式,这固然跟早年中共的干部队伍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有关系,但也反映出毛对“装逼式”文牍作风的反感,在抗战时期的延安整风期间,毛有一篇讲话,后来也被收录到选集的第三卷,题为《反对党八股》。

反对谁”对应“谁是我们的敌人?”。前文提到过,相比“依靠谁”和“团结谁”,“反对谁”比较容易取得共识的。因为既然是革命,必然会有一个革命的对象,如果连革命对象都不明确,那显然不会有革命的发生。但是这里指的是“主要敌人”,被千夫所指才能同仇敌忾,对吧?需要注意的是,在“依靠谁”和“反对谁”之间的部分,也就“团结谁”的那部分——人们常用的术语叫做“中间派”——是一个灰度地带,可能被我们说争取,也可能倒向敌人,这也是《分析》在最后一段的明确结论:“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如何把握好这种“可能”,这就需要高超的政治艺术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不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被卖的和掉坑里的呢?


再谈“依靠谁?”

我的朋友似乎觉得这一切并没有那么麻烦,“只要做到两件事”然后“自然就完事了

话说出来很容易,难的是怎样做到“备选”,而且还得是“唯一”?如果作为“老大”被你这么很轻易地一“推动”就“犯些严重错误”,如何能做得了“老大”?上面我就顺着朋友的话作了一些发散性的解释:“备选”的选择权并非来自于“上面”,而是来自于“下面”,特别是那些用脚投票的。以早期国共关系为例,单从组织层面上看,初期的中共非常非常弱小,其成员大多来自青年学生和一部分知识分子,几乎就是一个小资产阶级成色的政党。据中组部、党史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三家(其中两家是顶级中共党史研究单位)联合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的统计,成立约一年间内在册有195名党员,加上共青团的后备成员,也不过区区5000余人,至国民党一大改组(即我们教科书上称为的“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后一年(1925年1月)的中共四大,在册党员也才约摸千人。之后才进入一个短暂的扩张期,至1927年国共分裂前党员达到约5万人。

而同期老牌革命党的国民党是多少呢?关于国民党组织史,近代史专家王奇生先生在《党员、党权与党争》中介绍道,仅在国民党1924年改组之前,就有约20万在册党员,而至1925年媒体报道居然有“百万以上”,中国才不过“四万万人”,即使刨掉那些主观上注水的和客观上投机的,其“中坚分子”也当有几万至十万之众,可见早期中共无论在组织上还是知名度都要远远逊于老牌的国民党,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你说像这样一个政党应该“依靠谁”“团结谁”,如何去发现正确的“力量对比”,如何去当一个“备选”,还得“唯一”?大家都不知道你,怎么“选”?

所以当“四一二清党”来临,遭受损失最大的并不是中共,而是国民党左翼力量,从绝对数目上说要远高于中共的损失,因为你本来就没有那么多人去“损失”啊。经此一番血腥清洗(也就是我们所称为的“反革命政变”),国民党的左翼损失殆尽,国民党也就一夜之间从一个老牌的革命党,迅速蜕变成了一个高层被军阀和实力派掌握,底层被土豪劣绅把持的半封建化半法西斯化的政治集团(参考王奇生上述著作片段,以及论文《“清党”以后国民党的组织蜕变》)。而中共方面也是受到重创元气大伤(大约只剩1万余人),还在城市的,只能转入地下,而走向新天地进入农村的,则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过程。

说到“力量对比”,我们可能会有一些疑问,比如可能会问,“你说的‘力量对比’似乎指的是人数啊?掌握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资源能不能算作是‘力量对比’的一个因素呢?”这个问题非常好。“力量对比”确实是个多元化的变量,政治、经济、军事等资源,都应该算是一种power,而且也都相当重要,但jungleford以为,人口基数是一个主要指标,其他的power如果脱离这个指标,即便是有意义也会很快失去。这里牵涉到唯物史观的一个观点:人是一种生产力,并且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是所有生产力当中的“元要素”。所有讨论都应该在现实条件下,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确实实现了强AI,把自己从大量劳动中解放出来,这时候生产力已实现新的飞跃,一定会有一种全新的生产关系来取代,但是在目前可见的时间段内,我们仍然无法离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劳动,以及在目前生产力水平下的生产关系。掌握一定数量的人口,特别是这些人口中的大多数是亲政权的,这对于一个政权来说就具有了相当的“动员能力”:财政上能通过税收养活自己,政治上能吸引到人才进入体制内,军事上能吸收更多的兵员……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反馈的扩张型社会”。特别地,如果掌握的是工业化人口,那具有的动员能量是超乎想象的,但是近代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前工业化社会”,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我们原本认为中共所自我宣称代表的那个无产阶级“群体”——产业工人,其实在中国人口中只占有很小的一个比例,用“少得可怜”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根本没有一个像样的——像十九世纪欧洲那样的——庞大产业工人队伍。根据社科院经济所(前中科院经济所)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和《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对二十年代上海工厂和工人的统计

这两套材料皆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新的材料可能会有所更新,但相差不会太大,且牵头主编的是严中平、汪敬虞、姚贤镐等国内经济史学界的大拿,数字皆有注释,来源可查证,因此可靠性上还是有保障的。有些网上可以找到的第一手材料,比如国民政府实业部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发布的经济年鉴,则有细目统计,数字稍多于上面的材料,但也只有不过区区103万人,而且这其中的统计口径也包括了规模以下的小微型企业和一部分手工业的从业人员——

民国二十二年经济年鉴

而最庞大的人口,是集中在《分析》一文所定义的“半无产阶级”中,即——农民阶级,直到中共正式把“工农联盟”作为其政治路线并坚定贯彻执行之的时候,才真的摸索到了准确的方向,所以说建国前中共领导这个“联盟”进行的革命是共产革命吗?根本就不是啊同志哥,中共完成的是一场本该由资产阶级领导完成的民族民主革命,但国内那帮资产阶级,不是太弱小,就是依附于强大的半封建化势力,要么就是依附于洋人的买办,都没有力量(甚至没有意愿)来完成这个本来应该由他们来完成的历史任务——共产党完成了一个大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是国际共运史上最大的一个奇观,大家也觉得很奇特是吧?所以毛没有用这个原始概念,而是“发明”了一个“新”的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这个,我曾经在水木上有过个很粗浅的解释)。因此基于“阶级分析法”得出的“力量对比”,并且根据这个结果站队,朝争取最广大人口的那个阶级(“群体”)的方向努力,就是一个政权“做到备选”甚至“唯一”的正确方法。所以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语境下也有个常见词语,叫做“人心向背”。


再谈“团结谁?”

再往下和朋友的讨论似乎就有点各说各话的意思,其实jungleford的每一句回答或反问都是有所指的,可能是我不善言辞的缘故吧,引导的效果并没有让朋友满意 ^_^

对于类似的观点,怎么说呢?jungleford想起从前有另一位朋友“发明”过一个词,叫做“成王败寇历史观”。“成王败寇史观”的问题出在哪里呢?是出在“从结果出发”的论证导向,将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在上游的复杂成因简单化,简化到只有自己预先认定的那一个(或一支)因素,然后用下游产生出来的结果反过来“证明”自己的结论正确,用民间的俗话说就叫做“事后诸葛亮”,实际上也是循环论证的一个变种。事实上从A到B不一定是一条直路,中间可能经历了C,甚至根本就没有经历了C而是经历了DE,更甚至还可能会有倒退,这是一个辩证法所谓“曲折前进”的过程。

首先,在上面讨论中的这位朋友似乎有种潜意识的认知,认为中国近代史的下半场基本上就是国共两家的事儿,别人家即或有点存在感,也不过是跑龙套打酱油的。这种看法现在可能还是相当普遍的,纵观当下各种文艺作品,影视剧,无不在反复强化这一叙事,普通观众皆为受众,常年熏陶下理所当然地认为只是简单的“二选一”,“现实是没法选”,那也是很自然的结果。这其实并不怪朋友,而是确实应该在某种程度上适当反思一下我们当初的中学历史课教育,是否是过于粗线条了,是否过于关心结论而轻视了论证过程,从而给大家造成了一种刻板的印象。不错,在20世纪上半叶的后半段,国共斗争确是一条主线,但在政治上也绝不是简单地“只剩”的那唯二两家,细的咱先不说,就问一个小学生简单常识:大家知道咱们现在的国旗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吗?记性好的同学可能不用百度也能答得上来——五星红旗,红色代表革命,一颗大星代表中共,四颗小星分别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前边说了,中共的政治路线是“工农联盟”,如果“打着打着只剩国共了”了,那还有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什么事儿啊?弄个“三星红旗”不就完事儿了?既然作为胜利者的中共还极为重视这两颗星,把它们提到和工农相提并论的高度,那势必是有什么不可忽视的理由,对不对?于是jungleford这才引出后面那句反问——原来“你不知道‘第三条道路’啊?那连《建国大业》都没看进去”。

什么叫做“第三条道路”?为什么我在这里会忽然扯到十年前,也就是建国60周年的一个“主旋律”献礼电影上去呢?这个话题呢,说起来可能稍微有点敏感,出于保险考虑,也不打算说太多,轻度地说两句应该不算犯忌,就是当年电影放映后,在民间引起了一些小小的争议,有的人认为此片的历史观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与之前的主流官方叙事有差异。此片和30年前建国40周年的献礼片《开国大典》有所不同,故事的主线对准的是第一届全国政协的筹备和产生过程——因为大家知道,建国代表着一个新政权的最高主权宣示,而按照国际惯例,你选择的国体是共和制,必须要有一部宪法来昭示新政权的合法性,然而第一当时中国全境还没有完全解放,第二按照当时的条件也无法按照人口比例无差别地选举一定数目的制宪成员来进行制宪,因此各方采用了一个折衷方案,由中共牵头,召集一个由各民主党派和各方贤达组成一个临时制宪会议——这就是第一届全国政协的来历,即由政协临时代理了后来人大的角色。而通过的临时宪法,叫做《共同纲领》,直到建国后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才正式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所以我们就很容易看出人大和政协在这里的职能差异——人大类似于西方的众议院或议会下院,拥有制宪权和立法权;而政协类似于西方的参议院或议会上院,但不具有立法权。第一届政协的产生过程,并不是那么自然而然就成了的,这首先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别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就那么的服中共?仅仅因为中共在军事上的胜利吗?这个答案从来就不只在1949那一年。

说到政协,这个机构并非由中共或其他民主党派在1949年筹备建国的时候才“发明”的,而是早有渊源——源自重庆谈判后根据《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于1946年初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表面上看各方都有“和平组建联合政府”的意愿,而此前中共方面对这一前景早就作出了政治判断并有相应的预案准备,其中最著名的当数毛泽东在1945年4月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此篇后来也收录选集第三卷,标题为《论联合政府》。为显示区别,1949年政协一般被称作“新政协”,而1946年政协则称作“旧政协”。新政协第一次会议产生180名委员,中共和非中共委员是59比121;旧政协仅有38名委员,国民党、中共和其他委员比例是8比7比23。可见无论是新旧政协,实力最强的党派反而必须是占少数(一般是三分之一弱),否则即使每次开会“领头羊”即便不能随心所欲通过任何一个议案,也足以随心所欲否决任何一个议案,那样“政治协商”就毫无意义可言,所以越高级的政治游戏,就越要重视一个原则——不能排他性独占,必须要懂得联合。对憧憬政界的知识分子来说,这一招特别有效,而知识界所活跃的一个重要舞台,就是各色民主党派。

对于“依靠谁”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了的中共来说,“团结谁”也是一个重要考题,当然,对蜕变之后的国民党来说也是同样。

当年的民主党派,可不像如今八个民主党派这样整齐,那会儿充斥着各种思潮的高知群体都在拼命争抢话语权,其中资格最老的,可能当属“中国青年党”了,在选集中也有出现,并且出现得还很早,在第一卷正文第二页就不点名登场了,《分析》一文首发于1925年底,而中国青年党刚好成立于两年前的这个时候。

王奇生先生在另一部作品《革命与反革命》中,也将中共、国民党和青年党相提并论为“三大党派”(而并非“只剩国共”),并同时批评了一下“成王败寇史观”——

青年党也算是仅次于国共的一支“老牌”政党,其活跃程度在民国政坛上也是一个现象级的存在,早期不但坚定反共(比后来的蒋记国民党坚决多了),也反国民党,到了1946年旧政协,在38个委员名额中也占有5席,直到1949年随国民党退到台湾,但很快就被边缘化,曾经在陈水扁“内阁”中担任过“行政院长”的民进党“四大天王”之一的游锡堃,在学生时代也曾经加入过青年党。

像青年党这样被早早归入“我们的敌人”之列的“群体”,那自然不可能是“团结谁”的目标了,1946年旧政协中的另一个党派——中国民主同盟是不是可以争取一下呢?这个也要“等等看”,《分析》一文末尾的结论对中间派是有区别看待的——

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虽然在旧政协席位中得票比国共两党都要多,但实际上民盟只是一个很松散的党派联合,人称“三党三派”,跟今天“八个民主党派”中的民盟已全然不同了,创立的时候还曾经包括中国青年党、农工民主党的前身、国家社会党等有着不同政治主张的党派,走到一起完全是因为对国民党的不满,但又不希望看到中共成气候,希望在两大势力之间走出“第三条道路”。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每个政治集团如果不是依附于其他更大政治集团的话,它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基本盘”,或者说“铁票仓”。以当时的环境,中共的基本盘是“工农联盟”;蒋记国民党基本盘的成分比较杂,但不外乎是因利益捆绑而暂时结盟的军阀、地主和一部分资本(主要是金融资本和买办资本),及其依附其上的产业人口;而以民盟为首的民主党派,其基本盘却是一部分知识分子,主要是高级知识分子。考虑到当时中国80%以上的文盲率,我们也很容易想象到“第三条路”会走成什么样子,而现实果然是依《分析》中的结论所言,民盟以分裂的形式,把“第三条路”,走成了“第四五六条路”,最后又各自与国或与共相结盟:青年党和国社党选择了国民党,救国会和农工党选择了共产党(此处旁白响起——“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而选择与中共合作的,其实也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地心悦诚服,后来的“张东荪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直到建国若干年之后,在与民主党派关系的问题上也还掀起过一场政治运动,这是后话了(此处旁白再次响起——“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知道了这些我们就不难了解人们对于《建国大业》的争议在哪里——并非网上流传的什么“请了多少多少外籍人士来拍一个国庆献礼片”,而是你花90%的篇幅去讲一个“团结谁”这10%的故事,而且还只是其中大人物的部分,而占那90%的“依靠谁”的故事没怎么讲啊?言尽于此,不能再说更多了,再说就可能有犯忌的嫌疑了 ^_^

关于青年党的及其谱系,以及与国共两党和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马前卒曾经写过一篇很详尽的帖子(虽然很长,但写得很是通俗易懂,也强烈推荐大家同时看一看,文笔比起jungleford那是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_^),关于“第三条道路”他的评价是——

所以,如果用体育比赛来比喻的话,从五四运动到1949年,这段历史可以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1945年重庆谈判之前的各党派打循环赛,各个党和各种派系在日本步步入侵
的大背景下,各自抛出自己的方案来拯救这个刚开始形成的国家,也各自有自己的势
力范围当主场。到了1945年,虽然青年党和民盟还是有点不服气,但实际上就是蒋介
石这一派系的国民党和共产党已经小组出线,代表左右阵营打总决赛,其他的党派被
淘汰了,只能在观众席上选一边加油。

这个加油过程后来被排成了近年一部著名的烂片《XXXX》。不要看那些XXXXX把电影
拍的那么热闹,还请了全国的明星来炒作,那纯粹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共产党和国民
党给他们留面子,恰恰说明他们在重庆谈判前后已经变成了纯粹的花瓶。真正的朋友
和对手是不会讲那么多面子的。只有花瓶才需要小心捧着

所以前边的微信讨论中朋友所谓的“只剩国共了”,并非与生俱来的选择(前边也说过中共从一开始就不是被看好),更不是一开始就“现实是没法选”,而是经历了历史反复的残酷选择,“大浪淘沙”最后才淘剩下来的。可能朋友也潜意识里想到过这一层,所以表达为“打着打着只剩国共了”,我也就抓住这一点反问了一句。


至于朋友说的“没人的时候说理想,有人的时候打架”,对此我后面有个回答是——

因为前面那个反问“说理想然后就大量炮灰无脑投靠?”,可能是没有引起朋友的共鸣,所以我才给了这么个hint。我们要知道的一个知识点是,任何政治行为归根到底都是要基于利益交换的,也许局部上会有一个个不计利益的英勇“个体”,但在“群体”上,在全局上“个体”很快会被统计意义所淹没。无论是朋友所说的“谈理想”也好,还是“拉票”也罢,归根到底都是要兑现你当初的承诺的,否则就算喊“狼来了”两次拉到了一些票,第三次就再也不会有“大量炮灰无脑投靠”了,理性人都是会用脚投票的,你还“拉”得到票吗?前面我们说了,中共强大的动员能力来源于她的“依靠谁”,也就是“工农联盟”的政治路线,这其中主体都是农民,而且大部分是已经破产沦为无产者或接近破产边缘的农民,他们最渴望的“理想”就俩字儿——土地!但是中共看到的问题别人就一定看不到?在比《中国土地法大纲》早将近一个世纪之前就有《天朝田亩制度》啊;即使近一点,孙中山倡导“三民主义”的前身,同盟会的纲领那也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啊;哪怕是已经崩坏的南京国民政府,也在1930年出台过《土地法》,搞过几次减租啊。土地问题,在民国就已经是一门显学。

民国时期的各种土地问题调查资料

为什么最后都没搞成?难啊!要侵犯一部分人的利益,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换取更多人的利益,只有到了最后真的要“利益交换”的时候,这时候才看得出来屁股是坐在哪里。谈理想,可以!只要这些几乎全是文盲的农民听得懂;拉票,没问题!只要这些几乎全是不识字的农民在选票上看不懂的人名上画圈——霸特——Please show me the money,啊不对,是show me the lands ^_^ 土改的结果就是马上释放了解放区一亿左右人口的能量,并迅速转化为中共强大的动员能力,无论财政,人才,还是兵员,都有了稳定可靠的来源——解放区,成为了真正稳定的“大后方”(尤其是东北和华北),军事上有了可靠的“内线”防御态势,即便是在中央机关所在地的陕北遭到十几倍兵力重点围攻的同时,刘邓野战大军还能脱离自己的地盘,从容向“外线”出击——这要比根据地时期的动员能力何止强大了百倍!

近代中国革命是一场高烈度的流血革命,且不说建国前牺牲的300多万中共党员,更有数倍于此的普通民众,以及曾经在各种程度上支持(应该说“支撑”更恰当)这个政党取得最后的胜利的许许多多人,可谓是真正字面意义上的“前仆后继”,你觉得光靠“谈理想”是不是真的能让他们做到这个地步?我看悬,一个出色的传销讲师或一个在爆雷前的P2P业务员充其量能忽悠你投钱,但是能忽悠你投命么?

关于《分析》一文,到这里讲得已经够多了,最后我们应该知道的是,此文是最high level的顶层分析,但它决不是什么凭空就冒出来的“天才灵光一现”,而是有坚实的政治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法。


(题外话:关于阶级分析法,jungleford以前写过一小段搞笑性质的“两报一刊体”《评新编宫斗剧狼牙棒》,虽然不是严肃的作品,但也确有那么一点我想表达意思在里边 ^_^)


毛选的大数据考察

到此为止,似乎还是没有完整回答上面的问题——

介绍了一下这套书,但是并没有说“选集说了啥”,充其量只是说了一下“选集第一篇说了啥”,并且光说第一篇也让人对其标志性地位并不是那么信服。那么下面jungleford打算换一种方法,用量化的方法对全书进行一番考察。(仍然按照前文约定,第一至四卷为1966版,第五卷为1977版)

在此我把统计口径分为两类:首先按主题分类,政治、军事、经济三大主题,“综合”代表文章包含两个或以上主题,“其他”表示之外的主题如哲学、贺信、悼词等;第二类是按照前面讨论的《分析》一文中三大对象“依靠谁?团结谁?反对谁?”进行分类,“多点”表示文章包含了三大对象中的两个或以上的内容,这里面以政治类文章为主。

全卷合计 政治 军事 经济 综合 其他 著名篇章
第一卷 17 9 1 2 3 2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
第二卷 40 31 1 6 2 《抗日游击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论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论》
《纪念白求恩》
第三卷 31 16 1 5 4 5 《论联合政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反对党八股》
《为人民服务》
《愚公移山》
第四卷 70 50 9 1 9 1 《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
《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敦促杜聿明投降书》
《将革命进行到底》
《评战犯求和》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论人民民主专政》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别了,司徒雷登》
第五卷 70 47 1 7 2 13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
合计 228 153 13 15 24 23
表1:《毛选》按照主题的分类统计
全卷合计 篇数合计(%) 依靠谁?(%) 团结谁?(%) 反对谁?(%) 多点(%)
第一卷 17 10(58.8%) 1(5.9%) 3(17.6%) 6(35.3%)
第二卷 40 32(80%) 1(2.5%) 11(27.5%) 11(27.5%) 11(27.5%)
第三卷 31 16(51.6%) 5(16.1%) 4(12.9%) 6(19.4%) 1(3.2%)
第四卷 70 51(72.9%) 4(5.7%) 11(15.7%) 24(34.3%) 12(17.1%)
第五卷 70 44(62.9%) 6(8.6%) 7(10%) 16(22.9%) 15(21.4%)
合计 228 153(67.1%) 17(7.5%) 36(15.8%) 57(25%) 45(19.7%)
表2:《毛选》按照“三大对象”的分类统计

这里我仅仅是粗略的统计,可能中间会有些误差疏漏,如果有同学愿意仔细校对我肯定是欢迎和感激的 ^_^ 有的文章还不能简单地从标题来判断归属,比如《论持久战》其实是一篇战略型的政论文章,所以我没有把它归到“军事”类别;又比如《团结到底》和《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虽然标题里都有“团结”,但实际上前者谈的主要是“团结谁”,而后者通篇基本上说的是“反对谁”的问题,这就需要仔细区分。“依靠谁?团结谁?反对谁?”这三个问题,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就是前面所谈的阶级分析,广义还包括中共党内的政治生活,比如整风问题等。

从这两张简单的统计表格上,和历史时间线对比,还是能发现一些很有趣的东西。举个栗子,整套书话题的大头是集中于政治方面,前两卷关于经济方面的文章占比不是很多,但是到了第三卷,我们发现数量占比忽然有所增加,达到5篇之多,形成一个小波峰(还有一篇《论军队生产自给,兼论整风和生产两大运动的重要性》其实重点也是放在生产上,但考虑到也谈了整风我就归入了综合类),这也是与史实吻合的——第三卷是抗战时期的下卷,在抗战中期的相持阶段,八路军和新四军皆遭遇困难局面,后者因为皖南事变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除籍,完全陷入孤军作战境地;而前者由于华北日军采用了扫荡和囚笼堡垒战术,在根据地周围大量制造无人区隔离带,使得根据地经济形势极度恶化,根据地军民被迫全面转入生产自救,选集第三卷关于经济和生产方面文章的增长,正是这一史实的客观反映。

通过一番简单的整理,我们可以发现,整套选集可以说几乎大部分都与《分析》一文中提出的“三大对象”(或者说“三个问题”)相关,或者文章主体是论述“三大对象”的部分或全部,或者文章中有相当部分涉及到如何区分“三大对象”和处理与“三大对象”的关系或策略,总体占比达到了2/3之多,真可谓是俯首皆是——

统计中“反对谁”的篇数占比较高,是因为后面几卷有相当内容是与国民党方面的文宣论战文,还有不少是批评党内错误倾向的文章,其实“团结谁”的部分倒是比较重要的,很多都被我归到了“多点”分类下面了。

所以我才有开头给的那个结论——

在这个微信讨论里有位朋友自称是《临高启明》的忠实读者——

这里我就不作过多评论了,因为任何只要同时看过选集和临高这两套书的人一定知道是怎么回事。比如我就随手摘录一段吧,《临高启明》第七部中的一节《尴尬的重逢》里头的一个片段——

 大崀圩是通往瑶区的交通要隘,拿下之后,不但有夺取孙大彪老巢这个“象征性意义”,
同时亦能起到控制永化瑶区的目的。同时控制大崀圩还有很大的经济意义,每年光向瑶
区销售食盐就是一笔很大的收入,控制大崀圩也等于控制了永化瑶区的经济命脉。

  “可是我们兵力不足。”罗奕铭说,“盘天顺倒是多次主动请缨,说他愿意回永化去拉
队伍去打孙大彪。我看可以把这件事交给他去办。我们提供火力支援,拿下来之后就由
永化瑶民负责镇守大崀圩。”

  荜达摇了摇头:“这事不能交给盘天顺去干,更不能把大崀圩交给他。大崀圩在我们
手里,我们才有主动权。若是让盘天顺他们占了大崀圩。主动权就在他们手里了。不说
这交通要隘上的经济效益,他们占着这个隘口,进可攻,退可守。我们再要他们出力,
就得调用重兵来威慑,或者拿出正儿八经的‘厚礼’来了。”

  罗奕铭一想也是:万一永化瑶民再次和八排瑶联手,失去了大崀圩这个要地,整个阳
山就是“门户洞开”。

  “那就叫盘天顺带着剩下的人跟着我们去打大崀圩――他既然想回去拉队伍,不打下大
崀圩,他怎么回去?”他建议道。

  “呵呵,罗科长。盘天顺说回去拉队伍说了多久了?”

  “不少日子了,从王县长受伤那天就开始了。”

  “回永化并不是只有大崀圩一条路吧。他完全可以带着他的人走黎埠圩――虽说路远些。
为什么不走?”

  罗奕铭这下有些懵了。为什么不走?似乎始终有原因耽误了他的行程,而他心里也不
愿意盘天顺离开,带走原本就所剩无几的武装。

  “他赖在县城不走就是在等我们给他名义……”荜达说。

  “名义?我们能给他什么名义?”罗奕铭更糊涂了。

  “就是你刚才说得,让他出战,战后镇守大崀圩呀。说不定,他还想要个大崀圩的镇
长之类的职务。”荜达说,“这样他控制大崀圩就是名正言顺了。就不说他有没有二心,
光是每年销往瑶区的食盐就是莫大的收入!”

  这么摊开一说,罗奕铭完全明白了。他对盘天顺原本甚有好感――毕竟有“鲜血凝结成
的战斗友谊”,总觉得他和永化的瑶民是“自己人”。

  “这么说来……”

  “盘天顺当然没做什么对不起我们的事,甚至可以说是有功于元老院的。但是瑶寨亦
是本县的地方实力派之一。他和我们目前只是‘朋友’,可说不上是‘同志’。”

熟悉临高的朋友们对这段应该不陌生,背景是穿越集团发展到大陆攻略阶段,从广东入侵到广西境内,占领了两广交界处的阳山县,穿越集团任命的一名归化民县长由于对当地政治形势判断失误,希望收编当地一支土匪武装,结果反中了早已被明朝暗中收买的土匪的圈套,损失惨重,县长本人身负重伤无法履职,穿越集团又重新任命了一名在海南招降并经过多年培养的黎族青年归化民女干部代理县长。女县长文化水平不高,但是政治素养相当高,在手头兵力不多,刚刚又遭遇新败,形势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大胆提出利用借调暂驻的黎族山地步兵连“回攻匪巢”的建议。上面这一段就是代理女县长荜达和助手罗奕铭的对话,助手前面报告了县城的“贤达”对借用家丁防御县城态度暧昧,同时提醒说有一支当地瑶民武装主动提出愿意帮助元老院(也就是穿越集团)收复土匪占据的大崀圩,但荜达敏锐察觉到了瑶民的政治企图,坚持要依靠自己人把握主动权,只有通过自己干净彻底消灭土匪,才能震慑各方“贤达”,瑶民只是可以“合作”和“团结”的对象,绝不会是可以“依靠”的对象——如果套用前面微博网友对任正非访谈的评论的话,我也认为这段描写“真是满满的李德胜风采”!(注:1947年国民党军胡宗南集团对陕甘宁边区发动进攻,中共中央机关撤出延安,使用代号“昆仑纵队”转战陕北,“李德胜”即毛泽东的代号)

在《临高启明》中类似这样的“毛选式”的文字还有许许多多,像这种“依靠谁?团结谁?反对谁?”的路线选择和斗争策略几乎多得难以计数,一个同时看过选集和临高启明的读者决不可能会有那样的结论,所以我上面才揶揄了一句“他或者是没有看过(选集)原书,或者是没有像看临高启明那样看下去”。


本文写到这里已经很长了,jungleford以为可以收尾总结一下了。关于《毛泽东选集》这套书,本人(当然仅仅是代表我个人)的观点:整套选集全五卷,其主要思想价值在于毛泽东的政治哲学;其思想立足的立场和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其运用方法论的重要工具,是阶级分析法;全书表达其政治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的最重要的一篇纲领性文章,是第一卷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更精确地来说,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的问题,即第一卷第一篇第一段的第一句话——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余音

巧合的是,华为禁运事件的两月之后,在微信公众号上出现过一片题为《一个85后基金经理的毛选读后感》的长文,其主旨意图和本文大抵相似,希望以个人的视角来解读这套书。

毛和他的战友们的革命生涯,在官方语言中通常是以“革命叙事”的形式出现,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却被民间或无意或有意地诠释为一个“打天下坐江山”的叙事,因为很显然,这个过程实在是一个极为励志的创业故事。在商界,有些企业似乎还很流行去cosplay这样的叙事风格,这甚至成为了一种企业文化。不过诚如本人的一位朋友从前评价过的那样,“像毛这样从完全白手起家做到夺取全国政权的故事,他的策略,他的手法,当然是所有创业者和私企老板们最喜欢听的,也是最渴望窥探、钻研和模仿的技能;然而他的真正思想,这些人当中又有多少人会去在乎呢?

毛和他的战友们把握住了历史机遇,完成了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但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上帝视角”看来,微观到毛泽东本人可能只是一个偶然,而宏观上某个“王泽西”、“张泽南”、或“李泽北”却又是历史的必然,前提是,他/她准确认识到了——

——依靠谁?团结谁?反对谁?

(完)

——写在他的第126个生日纪念日之际。

主要参考资料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http://www.newsmth.net/nForum/#!article/Modern_CHN/419625

发信人: jungleford (風淸揚╬孤城斩菜羊), 信区: Modern_CHN
标  题: ★★★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Dec 25 23:55:49 2013), 站内

毛泽东思想不朽,伟大的新中国万岁!

写的人想必已经足够多了,但是我想下面或许这首最具有概括性,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百多年来的概括——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